水晶怎么出产?

如果在这些岩石形成中产生了空洞,则将有成自形晶的水晶矿物产生。原因:石英在普通岩石中总呈异形晶的形式产出,因为石英在各种常见矿物中熔点最高,它结晶比长石、角闪石等矿物要晚,当它结晶时其它矿物已经结晶完毕,留下...
水晶怎么出产?
水晶产生的条件:

酸性岩浆或中酸性岩浆产生的花岗岩、花岗伟晶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玢岩、石英安山岩以及由上述岩石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由砂岩变质形成的石英岩。

如果在这些岩石形成中产生了空洞,则将有成自形晶的水晶矿物产生。

原因:石英在普通岩石中总呈异形晶的形式产出,因为石英在各种常见矿物中熔点最高,它结晶比长石、角闪石等矿物要晚,当它结晶时其它矿物已经结晶完毕,留下的空间非常有限,石英不能依据自己固有的特征晶体形状去结晶,而只能将就剩余空间的形状去结晶,这种晶体就被称为异形晶。

如果在含有石英的岩石中出现了空洞,那么石英就获得了足够空间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晶成自己固有的特征形状,这就是水晶。2008-08-30
水晶形成的原因

水晶形成的大环境

首先,一定要有丰富的水份,而且这些水中,富含着“硅”。这对于占地球外壳65%的组成成份为硅的状况而言,并不困难。

然后,必须要有适当的温度一方面可促使硅的成份更容易溶解在水中,一方面会使水份蒸发,有助于结晶的形成。

据科学家的推测,在自然界的岩洞 中,至少要有摄氏573度才能达到标准。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在100度的温度中,就会被蒸发掉了。在天然的岩洞中,水温能保持在四五百度之间,可见这之间有相当大的压力存在。据估计,岩洞中的水压力,是大气压力的二倍到三倍左右。

而水晶,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

水晶的生成速度

平心而论,这样子的环境在自然界中还不是很困难地形成,硅砂、四五百度的温度以及二倍到三倍之间的大气压,让世界各地都能出产水晶,只是质地好坏和大小不同罢了。

那么在一个自然环境下,水晶的生长速度到底有多快呢?这个答案,真的只有天知道!因为,要所有的条件全齐了,结晶才有可能发生。哪怕有硅砂,如果缺水,温度变化,或是地质发生变动,生长的速度就会很慢。以美国阿肯色洲所产的水晶簇为例,从岩底到晶尖部分,不过十多公分而已,科学家用同位素放射比对的结果,估计它的地质年龄超过了四亿年!

而在一个理想的环境里,如人工实验室中,水晶的成长速度是相当快的。一天大概有0.8厘米,四十天左右可以到达3厘米,可以供电子业拿去当晶片使用。

水晶的内包物是如何形成的

最常见的是乳白色、云雾状的,它们的实致是极为细微的硅砂,因为当时的地下水已含有饱和的硅砂成份,太多的硅砂再也溶不进去了,所以留了下来。

至于水晶里常出现的亮亮的晶片,看起来好象是裂痕,据推测,很可能是水晶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地震,所以在结晶的过程中所留下的摇动、挤压的痕迹。这晶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形成了极其美丽的彩虹!

如果,在水晶还未形成结晶前的矿床上,本来就生长着其它的矿石,比方说阳起石,金红石,电气石等等,当矿液涌过来的时候,就会把它们全包裹在里面。当水晶结晶后,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其它不同的矿物在一起。

鳄鱼水晶的形成

这是在一块相同的水晶主体上,有不同时期涌来的热矿液在上面结晶而成,从而产生了一种垒晶的现象。不同的结晶层层相连,块块相对,很有甲虫、晰蜴的皮肤的味道,而对在亚马逊森林长大的矿工们,因为看惯了鳄鱼,所以很自然地称之为鳄鱼水晶。

权杖水晶的形成

这种水晶的形成和鳄鱼水晶的形成极为相似,先有一个早已长好的主体水晶,当饱含二氧化硅的热矿液再度涌过来时,此时的各项物理、化学条件均比第一次佳,所以可以就着第一主体的头上基础继续成长,而且长得比第一次的大得多;而第一主体的稍低部分,此时可能被尘土、砂石所掩盖,并未跟着一起长大。所以,开采出后就会有头大脚小的样子出现,活象国王的权杖一般,长得好的还颇有王者风范呢!

幽灵水晶的形成

这是在水晶成长的过程中,附近可能有火山爆发,或以前所爆发的火山泥灰,由风或水流所带来到水晶晶体的表面,并附着在上,而水晶继续成长,把火山灰包在里面,就成了“幽灵”了。2008-08-30
地质学家认为,大约在23亿年以前,东海一带还是茫茫苍海,经过海底火山喷发,地壳不断运动、变迁,直至唐宋时期才形成今天东海县的地形地貌。

据地质部门对牛山周围地区的全面勘察,已查明全县约有380 多条巨大英脉。石英脉,老百姓土话称它为“石龙”,石龙里往往蕴藏富足的水晶。

水晶形成条件要比一般石英苛刻,首先要有充裕的生长空间;其次有提供物质的热液,即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第三有较高的温度、压力;第四须有生长时间。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生成水晶。

自然界中,发育的节理裂隙及断层是水晶生长的良好空间。花岗岩发育或变质作用强烈,可提供充足的热液,这种热液本身就具备较好温度与压力。时间因素更易获得。地球上不乏具备这些条件的区域。

东海县的水晶,来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西有驰名中外的郯庐大断裂,东有海泗断裂。这些断裂周围伴有大量的节理、小断层。在桃林、羽山等地又有大的花岗岩体,当时可提供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再说,本地区经历多次变质作用,岩石变质程度较高,也可提供丰富的热液。据测定,东海水晶形成于燕山期,距今约有2~3亿年,正因为充分具备了水晶形成条件,东海地区才产生丰富的水晶,成为我国主要的水晶基地。东海境内水晶以无色透明晶体为主,也有紫晶体、烟晶体、绿晶体、乳白晶体及蔷薇晶体,但后者储量极少。其分布特点是,面广而散,埋藏浅,适合民采。目前勘探和开采深度一般从地表至地下20米左右。

水晶,常常也被翻译称为石英 (Quartz) ,其实在物理性及化学性上,都是相同的东西。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 (Sio2) ,而硅 (Silica) 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 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水晶的硬度介于玻璃和钻石之间。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 550 - 600 ℃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 (Hexagonal System) 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在自然界中,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幺“地质年龄”动辄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轴线平行的生长纹 (Growth Lines) 。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它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它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 ( 稍后变成发晶 ) 、火山泥灰 ( 稍后变成幻影水晶 ) 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2008-08-30
天然水晶石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水晶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在形成过程中凝结了巨大的热量和力量,然后由“种子”水晶将其释放出来。种子是由一个单一的硅原子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与两个在高温状态下的水原子或周围的蒸汽中释放出来的氧原子组合而成。原子组合以后就形成了带有单一水晶细胞的二氧化硅,所有的石英水晶都是由这种物质组成的,其副产品为氢。
在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如果条件允许,这一单一种子就开始生长,但周围的流体必须含有适量的硅和水或是长期处于高温高压下的蒸汽。当原生的流体慢慢地渗人到二氧化硅的第一个细胞上时,这个细胞就开始衍生出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细胞,但在复杂的水晶结构中一次只能形成一个原子。水晶体内的每个细胞形态都是重复相同的,每个细胞自身都是一颗小水晶,每个细胞都像前一个细胞一样有着相同的形态。这样水晶就搭起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架——“水晶架”因此而得名,其几何构成极其规律。就这样日积月累,渐渐的一块纯净透明的天然石英水晶就形成了。它的天然状态呈多棱形,通常是六棱形,长到最佳点就逐渐变细。2008-08-30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sio2),而「硅」(silica)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其中,还含有各种微量的金属,所以会造成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晶;而水晶也会广泛的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共生」在一起,如云母、长石、方解石、电气石、金红石、花岗岩等等。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2008-08-30
天然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 550 - 600 ℃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 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2008-08-30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Sio2),而「硅」(Silica)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其中,还含有各种微量的金属,所以会造成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晶;而水晶也会广泛的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共生」在一起,如云母、长石、方解石、电气石、金红石、花岗岩等等。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2008-08-30
天然水晶遍布全世界,多产自巴西及乌拉圭等南美地区,亦有产自青藏高原,他们生长在地底或洞穴深处,气压需要约地面气压的2至3倍,并且要有含饱和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源源不绝供应,温度需在500-600°C间,经过数万百年甚至过千万年的时间,二氧化硅便结成水晶,2008-08-30
以上回答都挺好,我补充一点

现在你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水晶一般都是在工厂里面出产的呵呵2008-08-30
我去过九寨之类的··
那里有买水晶的
听说是从山里挖出来的1··2008-08-30
水晶形成条件要比一般石英更苛刻,首先要有充裕的生长空间;其次有提供物质的热液,即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第三要有较高的温度、压力;第四须有生长时间。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生成水晶。自然界中,发育的节理裂隙及断层是水晶生长的良好空间。花岗岩发育或变质作用强烈,可提供充足的热液,这种热液本身就具备较好温度与压力。时间因素更易获得。地球上不乏具备这些条件的区域。
天然水晶石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水晶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在形成过程中凝结了巨大的热量和力量,然后由“种子”水晶将其释放出来。种子是由一个单一的硅原子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与两个在高温状态下的水原子或周围的蒸汽中释放出来的氧原子组合而成。原子组合以后就形成了带有单一水晶细胞的二氧化硅,所有的石英水晶都是由这种物质组成的,其副产品为氢。
在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如果条件允许,这一单一种子就开始生长,但周围的流体必须含有适量的硅和水或是长期处于高温高压下的蒸汽。当原生的流体慢慢地渗人到二氧化硅的第一个细胞上时,这个细胞就开始衍生出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细胞,但在复杂的水晶结构中一次只能形成一个原子。水晶体内的每个细胞形态都是重复相同的,每个细胞自身都是一颗小水晶,每个细胞都像前一个细胞一样有着相同的形态。这样水晶就搭起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架——“水晶架”因此而得名,其几何构成极其规律。就这样日积月累,渐渐的一块纯净透明的天然石英水晶就形成了。它的天然状态呈多棱形,通常是六棱形,长到最佳点就逐渐变细。
当然并不是每块天然水晶都是完美的,在生长过程中它有可能受到周围铁、铝等大量物质的侵害,结果就出现了色泽上的变化。比如铝会使水晶变成烟灰色,这样的水晶被称为“烟水晶”;铁会使水晶变成暗粉色,这样的水晶被称为“玫瑰水晶”。除此之外高强度的辐射也会影响水晶的生长和色泽。只在没有射线和其他追踪元素的地方,才有可能长出百分之百纯净透明的水晶。
常见的无色水晶,形成温度为200—350℃,属中温热液形成,而紫晶形成温度为160—180℃,温度较低。该类水晶矿床产于俄罗斯、巴西、乌拉圭、印度、美国、中国等国。白水晶、黄晶、紫晶和烟晶的形成与中酸性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有关,以脉状产出,分布于花岗岩、正长岩及其外围的石英岩、石英长石砂岩、千枚岩及片岩等岩石中,受构造裂隙控制,以充填方式形成。
通俗地讲,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石英结晶体矿物(虽结晶而不透明者,只能称石英晶体)。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而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等。以玉髓为例,它只是介于翡翠和玛瑙之间的一种隐晶质宝石,并不是地质学、矿物学意义上的水晶。

水晶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南美洲和亚洲,其中南美的巴西水晶比较丰富,近几十年来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大部分,其次为马达加斯加和危地马拉。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土尔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少量水晶。亚洲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
我国的水晶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东海、沭阳、新沂、赣榆等县7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及海南省屯昌羊角岭,矽卡岩型水晶矿床面积0.2平方公里、深150米的范围内。矽卡岩类矿床的形成与岩浆侵入演化后期气水热液活动关系密切,在空间分布上虽多见于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外蚀变带,但也有见于远离侵入体的围岩中。尽管影响矿产形成的因素很多,然而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地质构造对矿化的富集程度、矿体的形态和规模等具有明显的影响。这类矿床的一个特点是常伴随着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出现,这些金属矿或非金属矿常产于本体中或是以本矿体作为顶、底板。2008-08-30
这方面不懂2008-08-30
www2008-08-30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2008-08-30
dfsdfe2008-08-30
mcxyu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4-10-07 11:29: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水晶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在形成过程中凝结了巨大的热量和力量,水晶体内的每个细胞形态都是重复相同的,每个细胞自身都是一颗小水晶,每个细胞都像前一个细胞一样有着相同的形态。而且水晶通常形成水晶洞,所以开采并不容易,之前在水晶交易网上看到一些水...

  • 人造水晶(养晶),用的一种叫做水热法的方法. 其操作过程是: 在一个约2层楼高的高炉巨桶中注入大量"无水硅酸",加入二氧化硅。然后在底层以及上层各加400度高温,上层比下层的温度略低约40度左右,并在溶液中层注入供结晶的再生水晶附着的晶核(像一片20公分左右的米达尺,薄薄...

  • 在有充裕的生长空间中慢慢的冷却形成水晶。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结晶不完美的就是石英: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结晶习性: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三方晶系,常呈...

其他水晶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